
尿布疹是甚麼-一文詳細睇
尿布疹,也被稱為尿布皮膚炎,是一種皮膚炎症,主要出現在嬰兒的臀部、大腿和生殖器部分,這些部位直接接觸尿液和糞便。 尿布疹看起來像是發炎的皮膚斑塊,可能會有散在的斑丘疹或皰疹。
尿布疹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於沒有及時更換濕尿布或臟尿布,也可能由於皮膚敏感和摩擦引起。 此外,尿液或大便中的尿素,經過細菌消化產生腐蝕性物質,會使嬰兒嬌嫩的表皮受損,從而導致皮膚的角質層或皮膚最外層的破裂。
尿布疹在嬰兒中最常見,但任何經常使用尿布的人都可能出現。 如果在家庭護理幾天后,尿布疹的狀況依然沒有改善,建議尋求醫生的幫助。
預防尿布疹的最佳方法是保持尿布區清潔乾燥。 以下是一些建議:
- 勤換尿布:盡可能經常更換尿布,特別是當尿布濕或髒時。
- 清潔肌膚:每次換尿布時,用溫水輕輕沖洗寶寶的臀部。 避免使用含有酒精或香料的濕紙巾,因為這些可能會刺激皮膚。
- 乾燥皮膚:用乾淨的毛巾輕輕拍乾皮膚,或讓皮膚自然晾乾。
- 塗抹保護霜:在寶寶的皮膚上塗抹一層防護霜,如石蠟或含有鋅的霜劑,可以幫助保護皮膚免受濕氣和尿液的侵害。
- 注意通風:選擇透氣的尿布,並確保尿布不要包得太緊,以保持尿布區的通風。
- 增加不穿尿布的時間:讓寶寶在尿布更換期間或在家中的安全區域裸露一段時間,可以幫助皮膚保持乾燥。
如果儘管採取了以上預防措施,寶寶仍然出現尿布疹,建議尋求醫生的協助。
尿布疹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 保持清潔和乾燥:及時更換尿布,至少每2-3小時換一次,如果發現尿布潮濕或弄髒後應該隨時更換。 每次更換尿布時用溫水清洗寶寶的臀部。 清潔和乾燥臀部皮膚後,外用保護性的霜或軟膏。
- 增加空氣流通:為了幫助尿布疹痊癒,盡可能增加臀部皮膚暴露的時間,避免使用密閉的塑膠褲或不透氣的尿布,尿布不要包裹太緊,使用比平時大一號的尿布,直到皮疹消失 。
- 塗抹保護性軟膏:各種護臀霜或軟膏都可以方便的從藥店買到,其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就是氧化鋅,它們可以每天多次用於尿布疹部位,只需要薄薄塗一層 即可。
- 藥物治療:如果經過常規護理效果不好,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進行治療。 比較常用的藥有地奈德軟膏、尤卓爾軟膏,還有莫匹羅星軟膏。 嚴重時,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
如果連續2-3天後沒有改善、皮疹更加嚴重、且出現水皰或膿皰、寶寶出現發燒症狀,就需要及時到醫院看診。
尿布疹有哪些常見原因?
- 被濕尿布或髒尿布包裹的時間太長:尿液中含有尿酸鹽,糞便中含有吲哚等多種刺激性物質,糞便中的細菌還會分解尿液,釋放出尿酸、氨等物質 ,它們會使尿布的整個環境變成鹼性。 嬰兒皮膚嬌嫩,若尿布更換不及時,上述物質持續刺激肌膚即引發尿布疹。
- 清洗不及時、不徹底:嬰兒的大便稀、量多,穿著尿布大便常沾滿孩子整個臀部。 若只是用尿布將臀部的大便擦去,而沒有清洗臀部,或者清洗不徹底,致使臀部仍粘附著殘餘尿、便,當再次穿上尿布後,在潮濕有刺激物的環境下就會引發 尿布疹。
- 尿布粗糙、吸水性差:嬰幼兒的皮膚嬌嫩,若尿布粗糙或用化纖布做成、吸水性能差,使局部皮膚潮濕,更易誘發尿布疹。
- 皮膚摩擦:太緊的尿布或衣服與皮膚摩擦可能導致皮疹。
- 使用新產品:如果使用新品牌的嬰兒濕紙巾、尿布,或是布尿褲使用了新品牌的洗滌劑、漂白劑或織物柔軟劑,可能會引起寶寶皮膚的反應。
- 感染所致:除上述原因外,尿布疹的發生與發展也與感染有關,其中葡萄球菌最常見,其次是鏈球菌和大腸桿菌。
以上就是尿布疹的一些常見原因,希望對您有幫助。 如果寶寶出現尿布疹,建議及時就醫,避免延誤病情。
尿布疹的常見迷思包括:
- 迷思一:寶寶沒尿幾泡尿呢,尿布不用換! 尿布尿濕後會增加皮膚的摩擦力,尿布不斷摩擦寶寶的皮膚會導致發炎的出現。 如果尿布更換不及時,尿液和糞便中的刺激物質會持續刺激皮膚,進而引發尿布疹。
- 迷思二:尿布一定要用超乾淨洗衣液,消毒液清洗才能使用! 有些寶寶可能會對紙尿褲裡的芳香劑或是用來清洗棉質尿布的洗衣液等化學物質過敏,而造成尿布疹。
- 迷思三:夏天用紙尿褲容易起尿布疹。 許多媽媽認為夏天寶寶流汗較多,紙尿褲透氣性差,長時間用紙尿褲摀住寶寶,可能會引起尿布疹。 其實,紙尿褲的作用就是“吸濕”,它可以吸收尿液,也同樣可以吸汗。
以上就是關於尿布疹的一些常見誤解,希望對您有幫助。 如果寶寶出現尿布疹,建議及時就醫,避免延誤病情。